找到相关内容1022篇,用时1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吴哥窟的森林僧

    就是原始佛法中的静心,所谓的禅坐经行可以随个人意愿在斗篷或洞穴中闭关打坐,也可以在野地里徒步静心或走路去托钵化缘。  离开小吴哥寺的时间是日光依旧强悍的下午三点,从西参道上的城门走出,完全暴露在炎热的...过程之后,经由禅师的同意便可在丛林中随意结斗篷离群而居,每日禅坐经行,观照自己的心性,不替人诵经做法事,只专心做一件事,那就是原始佛法中的静心,所谓的禅坐经行可以随个人意愿在斗篷或洞穴中闭关打坐,也可以...

    王家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0940982.html
  • 佛陀的心理学

    开始了解静心者的精神,而不是疯子的。他们发现在意识之上有一层超意识(superconscious mind)。许多宗教都停在这里,认为他们已经到达了--它是如此美丽,如此和平。而另一些探询者飞得更高更高...   对低三层不必太关心。多年的心理分析完全无用,而觉者的心理学,对掉到意识以下的人只是简单地教他一个静心的方法。可以不用分析就带回普通的意识,不用长年的各种折磨。而同样的方法--一旦你知道它将你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951873.html
  • 现代人如何修行

      我自己的体验是:静心是修行的根本;收视返听,返身观照自我才能自悟悟他;依戒止心,依戒止贪嗔痴疑慢,即是防微杜渐,平时恶莫过于酒色财气之念;天天习定练功,定中念佛念咒,戒定慧三者一体,缺一不可,戒是前提,定是手段,慧是目的。     一、静心   《六祖坛经》有言:“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。”我深感如斯。人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,心真是如古诗所言”树欲静而风不止。”心平即是持戒。因为...

    林学文

    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804487189.html
  • 佛教的养生之道(五)

    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,他生活俭朴,也是常年坚持禅修、诵经(也是一种静心之法),至今已97岁,依然耳聪目明,行走便捷,时常奔走于全国各地建寺、传戒、讲经说法;虚云禅师的另一弟子妙智法师(俗名蔡松苍),...三淡、三乐。”“三勤”谓脑勤、手勤、脚勤;“三静”即静心、静气、静行;“三淡”是看淡权力、看淡金钱、淡忘年龄;“三乐”就是要助人为乐、知足常乐、自得其乐。他的这种养生之道与他的禅修理念和实践是分不开的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747756.html
  • 佛道茶艺

    专注一境而不散乱。坐禅要半跏趺而坐,头背正直,不动不摇,不委不倚,且“过午不食”。茶叶性淡,醒脑提神,利于佛教修练禅定。所以佛家把茶叶称为“神物”,历来倡导饮茶,达到止息杂虑,安静沉思,静心自悟。 ...本色,有良好的保味和保鲜作用。   二师兄温壶烫杯,注入茶海,静心分茶,将茶三次分拨,置于壶内,默念“阿弥陀佛”。接着以“银河落天”手法注水入壶,然后以“菩萨点化”和“普渡众生”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452503.html
  • 《坐忘论》与佛教禅定止观法门

    收心离境,住无所有。因住无所有,不著一物,自入虚无,心乃合道。  但心不著物,又得不动,此是真定正基。用此为定,心气调和,久益轻爽,以此为验,则邪正可知矣。  这里说到了学道之初要静心安坐,排除一切外界...分清是非善恶。这与佛教禅定止观法门强调静虑生慧的理路还是相似的。  在《坐忘论 真观五》和《坐忘论 泰定六》他说道:  观本知末,又非躁競之情,是故收心简事,日损有为,体静心闲,方可观妙。  心为道之...

    包其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0070151.html
  •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宗教须知

    产生比"摆孙"要早,这个派系的特点是主张在山野中修行,静心忏悔修行,戒荤,广为施舍他人,不求他人施舍,坚持过苦行僧的生活。 摆孙这个派系据说是从摆坝中分化出来的。这个派系主张僧侣不必戒荤,不必在山中...见习,并学点傣文字母和佛 教的清规戒律。第二阶段是举行仪式,正式受戒出家为僧。受戒之后就变成了小和尚,开 始静心修行。然后再按修行情况和年龄一步步晋升为大和尚、二佛爷、大佛爷……。决意 终身出家的人,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2370452.html
  • 佛家茶理的“禅茶一味”

    以茶修德,强调内省的思想,与禅宗主张“静心”、“自悟”是一致的。于清淡隽永之中完成自身人性升华的茶,和于“静心自悟”中求得对尘世超越的禅,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契合了。这是茶的品性和禅的理趣的天然交融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1871497.html
  • 佛教的心灵环保

    、疑上,我们要用“心药”袪除病因,让心安住下来,甚至能“一心不乱”。虽然佛教经典中,因各宗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修行法门,但最终都是为了驯服这颗“上穷碧落下黄泉”的心。为了让我们能做到摄心一处,静心息虑,...,一念静心成正觉。” 天台宗: 一念三千,认为三千大千世界在一念之中无不完满具足,只要一心不乱,返观自照,发辉本有的性德,则当下即是解脱的觉者。 唯识学派:以“五位百法”解析...

    宗如

    |佛教的心灵环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2673886.html
  • 问:现代人如何修行?

    人间烟火,又能修菩萨道呢? 我自己的体验是:静心是修行的根本;收视返听,返身观照自我才能自悟悟他;依戒止心,依戒止贪嗔痴疑慢,即是防微杜渐,平时恶莫过于酒色财气之念;天天习定练功,定中念佛念咒,戒定慧三者一体,缺一不可,戒是前提,定是手段,慧是目的。   一、静心 《六祖坛经》有言:“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。”我深感如斯。人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,心真是如古诗所言&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2277785.html